联系我们

联系人:田经理(小姐)

联系手机:18942668030

固定电话:5962058

企业邮箱:1010442065@qq.com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瑞启化工网上看到的,谢谢!

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瑞启化工网资讯
    一次文化常识的再启蒙
    发布者:haochunmeng  发布时间:2010-10-22 13:59:17  访问次数:545

    我们的生活中,文化须臾不在,文化无处不在。可魏文彬先生纵论文化产业,还是再次提出了“没有文化,世界不堪设想”这个命题。(11月14日红网)将这样一个命题郑重地提出和阐释,不啻是一次关于文化的常识再启蒙。
      
      在日常的传播中,“文化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既然任何现象都有可能“装”成文化,泛泛而论,一切存在过的人类生活现象是不是都有机会成为“文化”呢?当然不是。果真如此,也就不必再费力气进行甄别评点,激扬清雅、针砭流俗了。而这激扬或针砭,正是一般所谓给“文化”或“文化产业”以“引导”、“规范”的范畴所指。但笔者要说的犹不仅此。
      
      回到正题。须臾不在、无处不在的文化,如何可能“没有”了?抠字眼地说,这不可能。只要人群还在生存、活动,就会有文化。但魏文彬又分明地指出了这样的可能。“可能”来自哪里?
      
      可以注意到,魏文彬论述了两种极端:“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警惕产业化、市场化对文化的伤害,要有一系列政策性、法规性的措施防治‘伤害’,以保证文化产品的格调、品位、导向和健康。反过来,我们更不能因为害怕‘伤害’就停止文化产品的生产。”从语意来看,两种极端,都会过犹不及,都应避免。这个论述并没有把两者当成二选一的问题。但现实中,我们似乎又常常不得不面临近于“二选一”的窘迫境地。如果“二选一”,应该怎么选?会怎么选?这其实就是一个常识问题。“有比没有好”,“好死不如赖活着”,这都是常识。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把孩子连脏水一起倒了,不能怕苍蝇进来就永远关窗户,这些也都是常识。所以是“更不能”,“要反对乱,但更要反对死或者无”。
      
      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在我们的历史和记忆里,作为现象的反常识做法又何其多啊。“宁要草,不要苗”,“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但求无事、但求安稳”,都是我们熟悉的“历史现象”。古今中外,总是会有打着文化反文化的人,额头冠冕上刻着文化,却出于习惯或其他需要,以防“乱”为名,将文化及文化产业捆绑、扼喉,通过种种规矩,使文化产品最终只呈现单一的“正确面貌”。只有单一的文化产品,这样的文化体质,具有生命迹象,但实际上却不过是“植物人”甚至“木乃伊”,和死掉没有区别。“没有文化的世界”,就是只有一种文化的世界。所以魏文彬说的是:“没有文化,没有百花齐放的文化,这个世界不堪设想。”
      
      文化必是参差多态的,这是另一种常识——某种意义上说,世界的本质就是参差多态的。街头舞表演和某些地方仍存在的、动辄十数万人的标准化集体演出,我们永远无法给予相同的评价,因为后者正是一种整齐的扼杀。不管后者能满足哪些人的异样审美需求、嗜痂之癖,都无法改变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后者存在的环境永远是排拒参差多态的。正因如此,百花齐放才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出于怕乱而抑制参差多态,还不是最“不堪”的。我们还知道一个常识是“权力缺少限制就会沦为取利的工具”。包括在那些商品领域,比如烟酒土特产的经营,不是也常常能看到“封杀”、“制止”?虽然往往打着“维护正确”,“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幌子,说到底不过是为了减少竞争,博取那点超额利益么?在竞争的环境中,单一、粗劣的产品固然会被淘汰,但如果能通过非市场途径而独大,却同样可以获得利润。这样的景象,就如同“木乃伊归来”。在此情形下,还能说是有“文化”的么?
      
      当然,魏文彬先生的论述,只是就产业论产业。但是,正如他强调的,“为什么我们不如别人?表面看,是我们技不如人、内容不如人;深究下去,发现是我们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说到底,体制不顺不畅,是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症结。我们面临的是体制性障碍、行政性切割两大顽症所纠结出来的一个死结。”病症在文化产业,病根却不在产业。要“治病”,只怕不能再单就文化论文化,甚至不能把文化仅仅看作一种产品,是为了满足需求,是《黑客帝国》中通过电缆不断输入大脑以平复躁动的幻像。我们必须承认文化本身不仅具有工具属性,还有价值属性。具备文化感,具有个性的文化生活和意识,本来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有价值的人的标签;具备丰富、包容的能力,同时又拒绝那些真正愚昧、封建、虚伪的内容,则是一个有价值社会的指征。
      
      “没有文化的世界不堪设想”,看起来虚妄的命题,实际上与我们的距离却近而又近。这样一个命题所涉及到的那些常识,本是人们能够轻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魏文彬先生的论述无疑是诚恳、认真的。但这样一些常识,这样一个简单的命题,在几十年里,却要被反复启蒙,又总是显得那么必要而不过时、具有真切的价值,这样的现实情状,让人多么啼笑皆非又心头怅惘。

免责声明:瑞启化工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