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樊晓静(小姐)

联系手机:19948013455

固定电话:60364455

企业邮箱:340733828@qq.com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瑞启化工网上看到的,谢谢!

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瑞启化工网资讯
    玻纤粉用于塑料中可降低收缩率 菏泽玻纤粉价格趋势
    发布者:jing1985  发布时间:2021-07-13 09:10:41  访问次数:103

    玻纤粉用于塑料中可降低收缩率 菏泽玻纤粉价格趋势

    玻璃纤维粉的作用

    1、增qiang刚性和硬度,玻纤的增加可以提高塑料的qiang度和刚性,但是同样的塑料的韧性会下降。例子:弯曲模量;

    2、提高耐热性和热变形温度,以尼龙为例,增加了玻纤的尼龙,热变形性温度少提高两倍以上,一般的玻纤增qiang尼龙耐温都可以达到220度以上

    3、提高尺寸稳定性,降低收缩率;

    4、减少翘曲变形;

    5、减少蠕变;

    6、对阻燃性能因为烛芯效应,会干扰阻燃体系,影响阻燃

    7、降低表面的光泽度;

    8、增加吸湿性;

    9、玻纤处理:玻纤的长短直接影响材料的脆性的。玻纤如果处理不好,短纤会降低冲击qiang度,长纤处理好会提高冲击qiang度。要使得材料脆性不于下降很大,就要选择一定长度的玻纤。

    我们日常穿的衣物,如羊毛衫、棉毛裤,都是由动物纤维或植物纤维纺织得到的。玻璃纤维,顾名思义是一种玻璃呈纤维状的材料。            

    玻璃纤维制品玻璃纤维纱人类认识纤维的历史远。古埃及人在制作陶器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从半熔石灰石和混合料中快速抽出一两根纤维,用于装饰当时极为珍贵的陶器表面。

    20世纪40年代,人们开始用高速旋转的装置从熔融玻璃中抽拉出直径几个微米(一微米为100万分之一米)的连续纤维,并开始将熔融玻璃或其它岩石用火焰喷吹成棉状纤维,开创了现代玻璃纤维工业。

    玻璃纤维有许多引人注目的性能:质量轻、度高、绝缘、防腐、防高温。它的抗拉度远过钢铁,可以纺织、缝编,易于与各种材料复合。其重要用途是用来制造纤维增材料。

    纤维增材料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基材的复合材料,在天然的物质中,这种材料罕见,但它却存在于我们的生物肌体中,如骨骼、肌肉纤维等。

    纤维增材料的重要特点是具备纤维和基材都不具备的新特征。

    璃纤维特点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原料及其应用玻璃纤维耐温高,不燃,抗腐,隔热、隔音性好(特别是玻璃棉),抗拉qiang度高,电绝缘性好(如无碱玻璃纤维)。

    但性脆,耐磨性较差。玻璃纤维主要用作电绝缘材料,工业过滤材料,防腐、 防潮、 隔热、隔音、减震材料。

    还可作为增qiang材料,用来制造增qiang塑料(见彩图)或增qiang橡胶、增qiang石膏和增qiang,,水泥等制品

    材料被覆玻璃纤维可提高其柔韧性,用以制成包装布、窗纱、贴墙布、覆盖布、防护服和绝电、隔音材料。

    QQ图片20210702103649_conew1.jpgQQ图片20210702103651_conew1.jpgQQ图片20210702103654_conew1.jpgQQ图片20210702103712_conew1.jpgQQ图片20210702103717_conew1.jpg


    作为补qiang玻璃纤维具有以下特点:

       (1)拉伸qiang度高,伸长小(3%)。

       (2)弹性系数高,刚性佳。

       (3)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qiang度高,故吸收冲击能量大。

       (4)为无机纤维,具不燃性,耐化学性佳。

       (5)吸水性小。

       (6)尺度安定性,耐热性均佳。

       (7)加工性佳,可作成股、束、毡、织布等不同形态之产品。

       (8)透明可透过光线.

       (9)与树脂接着性良好之表面处理剂之开发完成。

       (10)价格便宜。

       (11)不易燃烧,高温下可熔成玻璃状小珠。

    玻纤粉的应用范围

    玻纤粉所具有的的物理、化学特性。主要用于增qiang热塑性塑料。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特别适合与树脂复合用作汽车、火车、舰船壳体的增qiang材料: 用于耐高温针刺毡、汽车吸音片、热轧钢材等。

     其制品在汽车、建筑、航空日常用品等领域应用广泛,典型的制品有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制品、机械制品等在许多高科技产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玻纤粉用于塑料中可降低收缩率 菏泽玻纤粉价格趋势

免责声明:瑞启化工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