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氰尿酸、异氰尿酸、三聚氰酸
分子式: C3H3N3O3 分子量>:129.1
CAS: 108-80-5
一、产品性质:
无味白色粉末或颗粒,微溶于水,熔点 330 ℃,饱和溶液的 pH 值≥4.0 。
二、生产方法 :
由尿素聚合而得。将尿素与氯化铵混合,加热融熔,搅拌升温至210℃溶液变稠,升温至230℃以上融熔物渐渐固化,翻炒均匀,继续升温至250℃,保温15min。冷至100℃,加少量水浸泡,降至常温,在水中浸泡后粉碎,滤出固体物。将水和盐酸加入固体物中,搅拌加热至110℃,保温3h,分次补加盐酸和水,降温至30℃,水洗至中性,过滤,滤饼用水洗涤,干燥得成品。工业品纯度≥95%,每吨产品消耗尿素1200kg。
四、产品用途:
用于制造氰尿酸溴化物、氯化物、溴氯化物、碘氯化物及其氰尿酸盐类、酯类,主要用于合成新型杀菌消毒剂、水处理剂、漂白剂、氯化剂、溴化剂、抗氧化剂、油漆涂料、选择性除草剂和金属氰化缓和剂,还可以直接用作游泳池氯稳定剂、塑料、聚酯阻燃剂及化妆品添加剂,专用树脂的合成等方面。
五、性能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氰尿酸含量 %
|
≥98.5
|
烘干失重 %
|
≤ 0.5
|
灼烧残渣 %
|
≤ 0.1
|
1%水溶液PH 值
|
≥4.0
|
铁含量 ppm
|
≤25
|
硫酸盐 %
|
≤0.5
|
六、氰尿酸毒性:
氰尿酸对哺乳动物具有低急性毒性,大鼠的经口半数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7700毫克 (OECD 1999)。几项亚慢性经口毒性研究项目显示,氰尿酸造成肾组织损伤,其中包括肾小管扩张,肾小管上皮坏死或增生,嗜碱性肾小管增加,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矿化和纤维化。这些变化也许是肾小管中氰尿酸结晶造成的 (OECD 1999)。就这些病症而言,无明显不良作用剂量 (NOAEL) 为150 毫克/公斤/每日 (OECD 1999)。
人体内,98%以上的经口摄入的氰尿酸在24小时内以原形通过尿液排出(Allen et al 1982)。
在几项短期和长期研究中,对大鼠和小鼠进行了二氯异氰尿酸钠试验。该化合物并没有诱导产生任何基因毒性、致癌或畸变作用。对摄入大剂量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大鼠和小鼠的观测发现,有膀胱结石和膀胱上皮增生,较长期的研究还发现肾小管病变。为期两年的大鼠试验显示,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无明显不良作用剂量为154毫克/每日每公斤体重 (WHO 2004)。
七、包装储存:
25kg或50kg 袋,25kg、50kg塑料桶、纸板桶,1000kg集装袋,或根据客户要求包装.
八、贮存和运输:
产品贮于通风干燥处,防潮、防水、防雨淋、防火,普通运输工具用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