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用单因素实验法确定了制备纳米氧化镁粉体的沉淀剂及前驱体分解的煅烧温度。探讨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及氯化钾(KCl)作为反应介质对纳米氧化镁粉体形貌及其结构的影响。在水热反应体系中加入EDTA或KCl后,纳米氧化镁粉体的形貌由六边形片状逐渐转变为近圆形片状,晶型仍为面心立方结构。
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解释了晶体生长的机制,探讨了晶体形貌改变的机理。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900℃,1050℃,1200℃,1300℃,1420℃)下烧结得到的氧化镁块体陶瓷材料的相组成及晶粒形貌特征。烧结温度对晶粒长大和陶瓷结构有重要影响。XRD结果显示,块体陶瓷材料均为面心立方结构,且相组成单一,样品纯度高。不同温度烧结后各个晶面的衍射峰明显变得尖锐和窄化,说明在烧结过程中有晶粒长大现象。SEM显示,随着烧结温度升高,颗粒的外观形态由六边形片状逐渐向多面体形态演变,且粒子间空隙从连续孔逐渐过渡到孤立孔。用唯像动力学理论计算了不同烧结温度下的动力学生长指数n值和晶粒生长激活能Q值。分析表明,温度为900℃和1050℃烧结时其烧结和晶粒长大机制主要是表面扩散;温度为1200℃烧结时其烧结和晶粒长大机制主要是表面扩散,辅以塑性流动;温度为1300℃和1420℃烧结时其烧结和晶粒长大机制主要是辅以塑性流动的晶界扩散。采用维氏显微硬度法测定了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烧结的氧化镁陶瓷的显微硬度,并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测试了在不同温度下烧结得到的陶瓷烧结体的弯曲强度。http://www.meij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