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中产收入陷阱远比中等收入陷阱可怕?
当今中国,大家谈论比较多的是“中等收入陷阱”,即一个国家人均GDP始终徘徊在4000~12000美元区间而不能增长到12000美元之上,从而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当下,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挑战还没有厘清,“中产收入陷阱”这一新概念又“横空出世”。
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日前他撰写的《中产收入陷阱远比中等收入陷阱可怕》一文,引发广泛关注。
李稻葵认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大概率事件,但能否避免“中产收入陷阱”值得警惕,中产收入陷阱远比中等收入陷阱可怕。他甚至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中产收入陷阱”的端倪。
比如,“最近以来,我孩子的一些同学的家长在忙着办移民,他们担忧的是孩子们不能适应中国高度竞争的中小学教育;我周边的不少朋友,由于担心空气质量对子女健康的影响,也选择了出走;还有一部分家庭,担心未来难以支付高额的医疗、养老费用,决定移民到澳大利亚等公共卫生体系比较健全的国家。即便那些还没考虑移民的中产朋友,碰到我经常问的问题也是:人民币会不会长期贬值,家庭资产如何转移到国外。凡此种种现象,无非集中反映了中产阶层的焦虑。”
在李稻葵看来,中产收入阶层的焦虑,来自高税负下对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忧虑,来自不断攀高的房价和教育、医疗、养老的高成本。更为严重的,“中产收入陷阱”会导致国家丧失社会政治发展的稳定器,导致国家迟迟不能迈入成熟稳定的社会政治发展阶段。
如果李稻葵所言“中产收入陷阱”成立,无疑,中国将面临一个艰难的坎儿。
但是,在苏海南看来,是否会陷入“中产收入陷阱”,要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及其深层次综合配套改革的进展。如果改革力度不大、决心不大、措施不落实,“中产收入陷阱”是有可能出现的。 “当下最要紧的问题是,中产阶层的比例还明显偏低,首先要改变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的现状,努力扩大中产阶层的比例,接下来,才是如何避免陷入‘中产收入陷阱’”。
到2020年,我国中产阶层有望达4亿人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弱凝胶在受剪切作用后,粘度有很大的降低,但仍可再交联。多孔介质对交联聚合物确有剪切作用,当剪切至粘度约为原来的25%时,粘度基本上不再下降。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仍能发生交联反应,且剪切停止后的当天即开始交联,粘度上升,剪切后的弱凝胶在2~4天内粘度可以恢复到原来的85%以上,以后恢复速度变慢。当粘度恢复到未剪切时的90左右时基本不再恢复,但最后粘度仍比未交联时高约40倍,这是交联合物与普通聚合物不同的重要性能。
1、对于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体系,动力粘度可咀区分凝胶强度的高低,凝胶越弱,粘度表征结果的重现性越高。当凝胶的弹性模量后,用动态振荡法表征凝胶强度,凝胶越强,表征的结果越准确。用转变压力表征凝胶性能时,会造成测定误差。
2、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利用合成的水溶性甲阶酚醛树脂与聚丙烯酰胺进行交联,确定弱凝胶体系中聚丙烯酰胺的临界浓度,用紫外差谱法、粘度法分析得调驱体系的聚合物浓度为600。发生分子间交联反应时体系的粘度在某一时间急刷增大,聚合物浓度越高,交联剂浓度越高,则交联过程持续的时问越短。
3、对聚丙烯酰胺絮凝剂选出凝胶液配方:聚丙烯酰胺含量为0.3%、苯酚含量1.1%、交联剂含量1.2%、调节剂含量o.4%。在这组配方下,凝胶液的凝胶强度相对较大、成胶时间相对较长;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凝胶强度增大,成胶时间减小;随着苯酚含量的增加,凝胶强度增大,成胶时间减小;随着调节剂含量的增加,成胶时间减小,
但对凝胶强度无多大影响。
4、对弱凝胶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查,调节剂含量相同,85℃时的凝胶强度比65℃时的凝胶强度大,说明温度升高后,凝胶强度增大。但温度升高后,成胶时间减小。矿化对凝胶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二价阳离子的影响作用大于一价阳离子。凝胶体系成胶后,在同ph值和不同矿化度的浸泡介质中养护,不出现破胶现象,表明弱凝胶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5、对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胶凝行为进行研究,在中性ph下,聚合物交联最慢,在ph=1时交联塌快;在碱性ph下,当ph>8也可以促进聚合物的交联,酸和碱对凝胶反应具有催化反应。
6、在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中接近静态的慢速剪切流动中,凝胶液在数小时内均能发生交联并形成凝胶,体系粘度急剧增大。在渗流场连续剪切流动过程中,
凝胶化时间大大延后,测定体系的弹性模量的变化判断在渗流剪切场中形成并经受连续剪切的可流动凝胶,在长时间静置后的恢复程度,在渗流剪切条件下形成的黄原胶,乙酸铬凝胶,经受渗流剪切后恢复强度的能力,即使连续渗流剪切时间达到凝胶化时间的3倍,静置后强度损失也只凝胶在连续渗流剪切时问达到凝胶化时间的3倍时,静置后强度损失接近39%。北京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胶化时间后,静置后强度基本上不能恢复。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以天然高分子资源如淀粉、纤维素等为原料经化学改性后制得的一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绿色药剂。简单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使用远小于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原因是其电荷密度较小,相对分子质量较低,且易发生生物降解而失去其絮凝活性。而经改性后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一类生态安全型絮凝剂,与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具有选择性大、无毒、易生化降解、不造成二次污染、易于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进行改性等显著特点,因此,倍受人们的关注。目前,天然改性高分子有机絮凝剂包括淀粉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甲壳素衍生物、植物胶改性产物、多糖类蛋白质改性产物等。本文主要介绍淀粉衍生物和甲壳素衍生物两大类。
淀粉及其衍生物 ;淀粉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的有机资源,也是开发最早的一类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产物完全可以生物降解,在自然界中形成良好循环;又由于淀粉含有多羟基,其化学性质活泼,通过羟基的醚化、交联、接枝共聚等化学改性,其活性基团大大增加;形成的聚合物呈枝化结构,分散了絮凝基团,对悬浮体系中颗粒物有更强的捕捉与促沉作用等特点,因此,在众多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中,淀粉改性絮凝剂的研究开发尤为引人注目。目前,改性淀粉絮凝剂主要有接枝类改性淀粉絮凝剂、离子化改性淀粉絮凝剂和磺原酸酯类改性淀粉絮凝剂等三大类。它们与聚丙烯酰胺相比具有稳定性强、适应范围广、絮凝能力强等特点,广泛用于食品、石油、造纸、电镀、印染、皮革等工业废水处理, 污泥脱水, 饮用水净化, 重金属离子去除和矿物冶炼等领域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网站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