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酸洗缓蚀剂成分分析
塍田化学技术团队在{酸洗缓蚀剂成分分析}领域,多年产品研发和分析检测经验;依托高校检测中心尖端检测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的原材料库。塍田化学专业从事{酸洗缓蚀剂成分分析},专注为中高端客户提供全面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研发,有效缩自主研发周期。
【本文研究了三种体系的协同缓蚀作用: 苯并三氮唑+ 硅酸钠、0. 004 moL/ LNa2SiO3+ 0. 0008 moL/ LBTA+ 饱和油酸三乙醇胺、0. 004 moL/ LNa2SiO3+ 0. 0008 moL/ LBTA+ 0. 08 moL/ LNaNO3 各复配体系的缓蚀作用。
2. 1. 1 在以10% NaCl 为电解质的原电池中苯并三氮唑和硅酸钠协同作用
( 1) 对铜的缓蚀作用
表1 0. 0008 moL/ LBT A+ 0. 004 moL/ LNa2SiO3 协同的缓蚀性
0. 0008moL/ L BTA VmL 0. 004moL/ L Na2SiO3 V mL V1 g/ ( m2 @ h) u%
1 0 0 / / ( V0= 2. 44)
2 5 0 1. 11 54. 5
3 5 5 0. 37 84. 8
4 10 5 0. 47 80. 7
5 5 10 0. 33 86. 5
6 0 5 1. 32 45. 9
注: 室温, 3h
由表1 知, 单独使用0. 0008mol/ LBT A 时对铜的缓蚀率54. 5% , 单独使用0. 004mol/ LNa2SiO3 对铜的缓蚀率为49. 5%, 故单独使用0. 0008mo l/ LBT A 对铜的缓蚀效果比单独使用0. 004mol/ LNa2SiO3 对铜的缓蚀效果要好; 当0. 0008mo l/ LBT A 与0. 004mol/ LNa2SiO3 协同作用时缓蚀率增大且当体积比为1: 2 时缓蚀率最大, 其值可达86. 5% , 即当体积比为1: 2 时缓蚀效果最佳。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 腐蚀率的变化与缓蚀率的变化情况相反, 也就是说, 腐蚀率增加( 或减小) 而缓蚀率相应的减小( 或增加) 。
( 2) 对铝的缓蚀作用
表2 0. 0008 moL/ LBT A+ 0. 004 moL/ LNa2SiO3 协同的缓蚀性
0. 0008moL/ L BTA VmL 0. 004moL/ L Na2SiO3 V mL W0 ( g) W( g) u%
1 0 0 0. 0376 0. 0313 /
2 5 0 0. 0423 0. 0409 8. 2
3 5 5 0. 0372 0. 0354 15. 6
4 10 5 0. 0372 0. 0452 10. 5
5 5 10 0. 0339 0. 0324 13. 9
6 0 5 0. 0376 0. 0353 12. 7
注: 室温, 3h
由表2 知, 虽在放置铝的溶液中加入苯并三氮唑, 但铝片仍被严重腐蚀, 故苯并三氮唑对铝基本无缓蚀作用。且在此实验过程中, 原电池负极上发生了副反应。
】
塍田化学为企业打开了自主研发提供快速通道;提升了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塍田化学配方技术为企业解决研发生产的切实问题;
更多新产品配方技术浏览塍田官网:www.chengtianchina.com
专业技术支持:400-017-99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