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活性炭的选择与性能指标:
传统的衡量和评价活性炭的一般性能指标包括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值、比表面积、球磨强度和灰分等,特别是碘值、亚甲基蓝和四氯化碳值,直接反应出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
但常出现活性炭一般吸附性能指标与现场试验结果不符、相关性不好的问题,主要原因为碘值、亚甲基蓝值和四氯化碳吸附值等是采用小分子物质(如碘分子直径约为1-1.5nm,亚甲蓝分子直径在1.5-1.8nm之间,四氯化碳分子直径为0.71nm)进行吸附试验,所测得的吸附值是代表活性炭对这些小分子有机物的吸附能力,而这些小分子与水处理中活性炭的吸附对象相比,在分子体积上存在较大差异。小分子物质可以到达活性炭内部许多微孔,大分子物质是不能进去的,当然也无法被吸附,所以对小分子吸附能力强的活性炭,对大分子物质的吸附不一定好。用比表面积表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水中大分子有机物的吸附量主要取决于活性炭的孔径分布,而不是活性炭比表面积,然而通过测定活性炭的孔径分布等来选择活性炭较为费时、费力。
所以评价活性炭对水中污染物净化效能更直接的办法就是用配水或现场水做吸附试验,分析检测高锰酸钾指数、浊度、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总磷、三氯甲烷等项目,以评价对浊度、天然有机物和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活性炭品种多,性能不一,用途各异,价格较贵,应用在水处理中水质也各不相同,所以使用时需经过认真选择。首先根据活性炭应用场合,确定活性炭的种类;然后根据一般性能指标、价格及来源等因素进行粗选,吸附性能一般可通过活性炭产品提供的碘值、亚甲蓝值和比表面积进行粗评,然后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评价对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能,选择合适的活性炭;最后对活性炭进行现场吸附及再生试验,测量活性炭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评价活性炭吸附性能,并为工艺和设备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