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B1501 PBT
网传输
运营商骨干网传输(Provider Backbone Transport,PBT)技术基于802.1ah标准,是在运营商骨干网桥(Provider Backbone Bridge,PBB)标准之上改进而来的。
PBB技术的目标是,允许在802.1ad标准规定下的运营商骨干网桥网络(PBBN)支持最多224个业务VLAN。PBB还定义了PBBN的架构和桥接协议,以实现多个PBB网络的兼容和互联互通。在此条件下,802.1ah标准规定了四种类型运营商骨干网桥,即I标签、B标签、I标签和B标签以及普通运营商网桥(802.1ad)。其中,I标签用于标示不同的业务VLAN,B标签用于标示骨干网VLAN。
PBB采用MACinMAC封装,即将终端用户以太网数据帧再封装成运营商以太网帧头,形成两个MAC地址,在运营商核心网中,只按照后一个封装的MAC地址进行流量转发。这一思维带来的好处在于,使得以太网扩展性以及作为网络传输技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换言之,以太网通过MACinMAC的方式,实现了网络层次化,实现了不同广播域的隔离,使以太网运营成为可能。
但是,PBB存在流量工程问题,例如多方式路由下的流量控制、接入控制和业务控制,50ms甚至20ms倒换或故障恢复能力,以及端到端的QoS保障等。在这些业务需求的推动下,PBB改进成为PBT。
PBT相对于PBB最大的特征在于,它允许对流量工程进行配置,以及采用有效的点到点的业务保护策略,可以在标准的PBBN上直接添加路由配置,在关闭MAC地址学习功能时,能够对广播功能进行管理,也可以避免MAC泛洪效应。同时,PBT具有MACinMAC特性,不仅可以支持接入以太网、城域以太网范围内的各种业务,而且因为再次封装,也可以支持基于MPLS的各种VPN业务。
从成本上看,由于PBT是以伪运营商以太网(MAC再次封装)形式,使得以太网数据帧能够快速有效地在骨干网上传输,因此它有效地结合了以太网和MPLS的特征,容易使运营商节约成本,但是另一方面,PBT只能支持环形组网,其灵活性甚至不如RPR,而且尚没有确定的公平算法机制,因此对于突发性、大规模业务应对能力较弱。能够较好地提供该类方案的公司包括华为、北电等。后者的PBT方案甚至已经被英国电信的21CN网络所采用,但是从长远看,PBT更适合流量相对稳定的电信级城域网的建设。
B1501 PBT
|